1. 數據中心拓撲結構圖:
數據中心總體拓撲結構圖
設備類型包含: 交換機:Cisco Nexus 7000、Cisco Catalyst 6500E、Cisco Catalyst 4500E、Cisco Catalyst 3750X。 路由器:Cisco ASR1000系列、Cisco 7600系列 光傳輸:Cisco ons15454 統一計算:UCS系統 2. 數據中心功能區說明 分區原則:平衡如下五個維度: 1)功能性:按一定功能種類分區,同一類型應用系統或同一層次系統盡量分同一分區,有利于系統管理; 2)關聯性:數據流互訪較多的系統,相互耦合緊密的系統都應盡量在同一分區; 3)安全性:同一安全級別的系統和服務器應盡量在同一分區,方便部署統一的安全策略; 4)可用性:分區設計需要考慮系統服務平臺,包括服務器虛擬化等技術的支持,以及分區運維管理的考量; 5)擴展性:網絡架構本身具有擴展性,同時支持系統和業務平滑、靈活的遷移和擴展。
功能分區示意圖
♦ 核心交換區 二層、三層交換核心,具備大容量特點,滿足業務發展需求,主要承擔數據中心內部眾多功能區域互聯,實現松耦合和靈活性,并保證功能區域間的故障隔離,提供以太網數據交換功能,實現高冗余性和高性能的連接和數據轉發。 ♦ 業務區 業務區主要承載前端業務處理核心,根據不同的應用類型,實現包括前置、應用、數據庫區域的劃分。 業務區具備較高并發處理能力,方便地擴展系統容量,具備支持多種應用的能力,擁有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并從網絡層面、服務器層面逐步實現虛擬化和云計算。而業務區網絡架構的扁平化,實現業務區之間的服務器高效互訪,具備L2/L3 ECMP能力,提高鏈路帶寬利用率和冗余性。 同時,業務區根據業務需求,可以為主機或服務器提供安全控制、負載均衡、網絡監控、入侵檢測、內容緩存等服務。隨著下一代數據中心技術的發展,NPC業務區還支持逐步實現存儲網絡與以太網的融合。 ♦ 核心數據區 核心數據區主要用于業務核心系統主機與業務區的開放系統進行數據交換,承載應用業務的數據計算核心,為NPC業務區提供數據支持,對核心數據進行整理、計算。 核心數據區具有高強的計算能力和可靠性,支持大型應用運行負載,提供高性能的數據處理和應用響應能力,確保各類應用系統和數據庫的高效運行。 核心數據區同樣擁有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扁平化的網絡架構支持服務器之間的高效互訪,具備L2/L3 ECMP能力,提高鏈路帶寬利用率和冗余性。同時,核心數據區也支持存儲網絡與以太網的融合,并逐步實現虛擬化和云計算。 ♦ 運維區 運維區承擔所有網絡、主機、存儲設備的管理功能,主要集中部署采集、分析、管理功能的服務器。該功能區具備全面的安全防護措施,有效保障運維服務的風險控制,并安全隔離生產業務也其他各功能區。 伴隨著自動化運維技術的發展,運維區同時支持云管理功能,管理虛擬資源,動態生成配置等。 ♦ 基礎服務區 基礎服務區承載各類基礎服務的功能,集中為數據中心提供DNS、NTP、業務負載均衡等服務,實現基礎服務的有機整合。 ♦ 互聯區 互聯區采用專用傳輸鏈路與其他數據中心間互聯,是同城、異地數據中心之間數據交換的接口,互聯區區別于核心網接入區,主要承載實現數據中心災備業務互訪。根據數據中心災備業務需求,互聯區對鏈路可靠性、帶寬等作出綜合分析判斷,按需部署QoS策略。 ♦ 核心網接入區 核心網接入區是數據交換的接口,通過核心網連接其他數據中心、分支和外聯機構,并滿足未來網絡和應用業務靈活擴展的互訪需求。 核心網接入區基于核心網的可靠性和擴展性,包括業務互訪需求、鏈路帶寬等多方因素,按需部署QoS策略,保障各類重要應用業務的服務質量。 ♦ 存儲交換區 存儲交換區負責數據中心的存儲數據交換,整體存儲交換區網絡支持FC、FCoE、FCIP等協議,支持通過FCoE接口與NPC內部服務器進行數據交互,并通過FC、FCIP接口實現與其他同城或異地數據中心核心數據區的數據交互。